肉骨茶:完整做法解析、營養價值分析與功效禁忌注意事項
我是欣悅,一個熱愛美食的健康生活倡導者。記得第一次喝到那碗熱氣蒸騰的肉骨茶時,濃郁的胡椒辛香直衝腦門,軟嫩的排骨幾乎要在嘴裡化開,那種衝擊感至今難忘!回台灣後,我幾乎跑遍台北各大馬來西亞、新加坡料理店,就為了尋找那記憶中的味道。後來乾脆捲起袖子自己鑽研肉骨茶做法,失敗了無數次…(鍋底燒焦的慘劇就不提了😅),才慢慢摸出些門道。今天就把我的心得和踩過的坑,統統分享給你。
目錄

從街邊攤到廚房:揭開肉骨茶的神秘面紗
肉骨茶可不是什麼優雅茶飲,它就是一碗貨真價實的”肉骨頭湯”!名字裡的”茶”字,有說法是早年勞工清晨蹲在街邊捧著碗喝湯,形似喝茶;也有說是指湯裡用到的藥材”茶包”。它粗獷、濃烈,帶著熱帶的奔放氣息,是南洋華人智慧的結晶——既要用便宜大骨填飽肚子,又要靠藥材對抗濕熱瘴氣。有趣的是,星馬兩地還為誰是”正宗”爭論不休:新加坡派胡椒味衝天,湯色清亮;馬來西亞派藥材香濃郁,湯色深褐。要我說,何必爭?各有千秋,我都愛!
一碗好湯的靈魂戰場:實戰肉骨茶做法全拆解
想複製南洋風味?關鍵在於湯頭的層次。傳統肉骨茶做法,精髓在於”熬”和”料”。別以為把材料丟進鍋就完事,撇浮沫的耐心、控火候的經驗,都是學問。我早期就常敗在火太大,湯汁渾濁還帶苦味…
經典不敗的星洲白派
- 主料: 一字排或腩排(帶點肥更香)、豬肋條、蒜頭(整顆不剝皮!超關鍵)、大量白胡椒粒(現碾碎香氣才爆炸)。
- 香料: 八角、桂皮、丁香、芫荽籽、小茴香(裝進滷包袋,防止湯濁)。
- 湯底: 豬大骨高湯為底,清水也行但風味單薄些。
- 靈魂步驟:
- 排骨汆燙去腥,冷水下鍋煮沸立刻撈起沖淨(血沫是腥味元兇)。
- 冷水放入排骨、拍裂的整顆蒜頭、胡椒粒、香料包。祕訣來了:大火煮沸立刻轉最小火!一定要微滾狀態慢燉至少 1.5-2 小時。火大湯濁肉柴,切記!
- 最後 15 分鐘才加鹽、少許生抽或魚露調整鹹鮮(早加肉質會緊縮)。愛吃內臟?豬肚、粉腸這時放進去燙熟就好。
白派肉骨茶香料比例參考表
香料 | 分量 (以1公斤排骨計) | 處理方式 | 備註 |
白胡椒粒 | 3-4 大匙 | 現碾碎或用刀拍裂 | 香氣來源!寧多勿少,怕辣可稍減 |
整蒜頭 | 2-3 大顆 | 洗淨拍裂,不剝皮 | 熬煮後軟綿入味,精華所在 |
八角 | 2-3 顆 | 整顆放入 | 提供甘甜底韻,多了易搶味 |
桂皮 | 1 小段 (約5cm) | 整段放入 | 香氣馥郁,但過量會發苦 |
(選用)丁香 | 3-4 粒 | 整粒放入 | 增添複雜香氣,氣味強烈需謹慎 |
(選用)芫荽籽 | 1 小匙 | 整粒放入 | 帶點檸檬清香,平衡厚重感 |
藥香迷人的馬來黑派
- 主料: 同白派排骨選擇,還可加五花肉、香菇、豆卜(油豆腐)。
- 藥材靈魂: 當歸、黨參、玉竹、熟地、川芎、枸杞、甘草、桂圓肉(分量搭配是各家祕密!)。
- 湯底: 同樣豬骨高湯為佳。
- 關鍵技巧:
- 排骨處理同白派。
- 藥材務必快速沖洗(勿久泡,風味會流失),裝入滷包袋。
- 冷水下排骨、藥材包、蒜頭(黑派也放蒜!)、少許黑醬油(老抽)增色。同樣大火煮開轉文火慢燉 2 小時以上,心急吃不了好肉骨茶!藥材香需要時間釋放融合。
- 起鍋前 20 分鐘加入香菇、豆卜、調味(鹽、少許冰糖平衡藥苦)。枸杞最後 5 分鐘放,避免爛糊。
熬湯時滿屋飄香,鄰居都來敲門問我在煮什麼好料!(笑) 不過失敗經驗告訴我,藥材比例真的不能亂調。有次當歸手抖放多了,整鍋湯苦到皺眉頭😖…

不只美味!解鎖肉骨茶營養價值
熬煮過程釋放的營養精華,才是肉骨茶真正的寶藏。當然,前提是別喝得太鹹!一碗湯的鈉含量不容小覷。分析肉骨茶營養價值,不得不提它的核心材料:
- 豬骨與肉類: 豐富的優質蛋白質、膠原蛋白(對皮膚、關節有益)、鈣、磷、鎂等礦物質(骨骼健康)。長時間熬煮讓這些營養更易吸收。
- 大蒜: 含大蒜素,具抗氧化、調節免疫力潛力。熬煮後刺激性降低,溫和不傷胃。
- 白胡椒: 胡椒鹼促進消化液分泌,溫中散寒,特別適合冷天或冷氣房待久的人。
這碗湯的肉骨茶功效,在中醫和食療角度確有依據:
肉骨茶功效:驅寒暖胃
- 濃郁的胡椒、薑(有些做法會加)能溫中散寒,一碗下肚,從胃暖到四肢。冷天或淋雨後喝,特別舒服。
肉骨茶功效:滋補強身:
- (尤其黑派)當歸、黨參、枸杞等滋補氣血,適合體虛疲勞、手術後調養(但需諮詢醫師)。我生理期後總愛燉一鍋黑派補補元氣。
肉骨茶功效:促進消化:
- 胡椒、香料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,幫助消化肉類。
(潛在)關節保養:
- 來自豬骨的膠原蛋白、軟骨素和礦物質,長期適量攝取對關節保養或有輔助作用。
星洲 vs. 馬來:肉骨茶營養價值重點比一比
營養面向 | 星洲白派肉骨茶 | 馬來黑派肉骨茶 | 重點提示 |
核心蛋白質 | ✅✅✅ (豬骨、排骨) | ✅✅✅ (豬骨、排骨、可能加五花肉) | 優質蛋白質來源,助維持肌肉量 |
膠原蛋白 | ✅✅ (較高,因湯色清靠膠質) | ✅ (湯色深,膠質感稍低) | 對皮膚、關節有益,熬煮時間是關鍵 |
礦物質 (鈣磷鎂) | ✅✅✅ (長時間骨頭熬煮釋放) | ✅✅ (骨頭熬煮+藥材礦物質) | 骨骼健康必需,白派釋出效率可能較高 |
熱量 | 中等 (取決肉量與肥瘦) | 中高 (可能加五花肉、油脂稍多) | 控制體重者注意肉類選擇與分量 |
鈉含量 | ️⚠️⚠️ (靠鹽/魚露調味) | ⚠️⚠️⚠️ (鹽+醬油調味) | 共同缺點! 注意攝取量,少喝湯為宜 |
活性植化素 | ✅ (大蒜素、胡椒鹼 – 抗氧化、促消化) | ✅✅✅ (多種中藥材植化素 – 複雜功效) | 黑派特色,具體功效因藥材組合而異 |
油脂 | 較低 (通常撇除浮油) | 中高 (藥材脂溶性成分+可能五花肉油脂) | 黑派湯頭通常更油潤 |
建議食用頻率 | 每周 1-2 次 | 每周 1 次 (藥補不宜過頻) | 均衡飲食仍是王道 |
不過坦白說,藥膳功效因人而異。我有個朋友體質燥熱,喝碗黑派隔天就冒痘,不是人人都適合這種溫補。
⚠️ 美味當前,誰該踩剎車?不可不知的肉骨茶禁忌
再好的食物也有不適合的人群。了解肉骨茶禁忌,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!以下是需要特別留意的情況:
- 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腎臟病患者: 這是最嚴格的禁忌!肉骨茶為了提鮮,鹽分(鈉)含量通常非常高。一碗湯下肚,鈉攝取量可能就爆表,導致血壓升高、加重腎臟負擔、水分滯留。真心建議這類朋友:淺嚐肉即可,湯絕對不要喝!我阿姨有高血壓,每次家庭聚會看她眼巴巴望著那鍋湯,只能吃兩塊瘦肉解饞,真的很心疼。自己煮的話,記得後放鹽、減醬油、用低鈉鹽,但風味難免打折。
- 痛風或高尿酸血症患者: 豬骨、豬肉屬於中高普林食物,長時間熬煮會使湯汁中的普林濃度增高。普林代謝異常者攝取過多,容易誘發痛風急性發作。發作期絕對避免,緩解期也務必限量食用(少吃肉、不喝湯)。
- 體質燥熱、易上火者: 肉骨茶(尤其白派的胡椒、黑派的溫補藥材如當歸、川芎)性質偏溫熱。如果你容易口乾舌燥、嘴破、便秘、長痘痘、睡不好(感覺煩熱),那這碗熱湯可能火上澆油。建議:
- 選擇藥材溫和的黑派(避免過多當歸、川芎,可加玉竹、麥冬平衡)。
- 白派要大幅減少胡椒用量。
- 搭配大量清爽的油條、青菜。
- 本身在發炎(喉嚨痛、發燒)時別吃。
- 消化不良、胃潰瘍急性期: 大量的胡椒、蒜頭對胃黏膜有刺激性。平常胃就不太好(如胃食道逆流、慢性胃炎)的人,吃白派時胡椒減量,避免空腹喝湯。胃潰瘍正在痛的時候就先暫停吧。
- 孕婦: 謹慎食用黑派! 黑派常用的當歸、川芎等藥材具有活血作用。為了安全起見,孕婦(尤其懷孕初期)最好避免食用藥膳肉骨茶。想吃肉骨茶,選擇簡單的胡椒白派(但胡椒也別過量),並諮詢妳的婦產科醫師意見。哺乳期媽媽也要注意,過度溫補或辛辣可能影響奶水或寶寶體質。
- 幼兒: 幼兒消化系統嬌嫩,對胡椒、藥材的刺激較敏感。湯汁高鈉、高油脂也不利健康。建議等孩子大一些(例如 3 歲以上),再少量嘗試非常清淡版本的白派(幾乎不加胡椒),主要吃軟嫩的瘦肉,湯只能淺嚐。藥膳黑派不建議幼兒食用。
肉骨茶禁忌人群速查表
健康狀況 / 族群 | 風險因素 | 建議行動 | 嚴重程度 |
高血壓 | 高鈉湯汁 → 血壓飆升 | 嚴禁喝湯! 最多吃 1-2 塊瘦肉 | ⚠️⚠️⚠️ (高風險) |
心臟病/心血管疾病 | 高鈉、高脂(若用肥肉)→ 加重負擔 | 嚴禁喝湯! 選擇純瘦肉,限量 | ⚠️⚠️⚠️ (高風險) |
腎臟病 | 高鈉、高磷、高鉀(藥材)→ 腎功能惡化 | 絕對避免! 湯、肉、配料皆不宜 | ⚠️⚠️⚠️ (高風險) |
痛風/高尿酸 | 肉類普林+熬煮濃縮湯汁 → 誘發急性發作 | 發作期:避免 緩解期: 吃 少量瘦肉 (1-2塊),絕對不喝湯 |
⚠️⚠️⚠️ (高風險) |
體質燥熱/易上火 | 胡椒、溫補藥材 → 加劇口乾、嘴破、痘痘、便秘、失眠 | 白派: 胡椒減半以上 黑派: 選擇溫和藥材配方 搭配大量青菜 |
⚠️⚠️ (中風險) |
(活動期)胃潰瘍/胃炎 | 胡椒、蒜頭刺激 → 加劇疼痛 | 暫時避免,待緩解後再試 | ⚠️⚠️ (中風險) |
孕婦 (尤其初期) | 活血藥材 (當歸、川芎等) → 潛在風險 | 避免黑派! 白派淺嘗即可 (肉為主) 務必諮詢醫師! |
⚠️⚠️ (中風險) |
哺乳期媽媽 | 過度溫補/辛辣 → 可能影響奶水或寶寶 | 清淡白派為主,藥膳黑派謹慎 | ⚠️ (低風險) |
幼兒 ( | 消化系統未成熟、對刺激敏感、高鈉 | 不建議食用 >3歲可試極清淡白派,瘦肉微撕碎、湯汁僅沾味 |
⚠️ (低風險) |

你問我答:肉骨茶快問快答
Q:肉骨茶通常放哪些材料? 這個問題問得好!其實星馬兩派差很大:
- 共通核心: 豬排骨(一字排、肋排)、蒜頭(整顆不剝皮)、清水或豬骨高湯、鹽。
- 星洲白派標配: 大量白胡椒粒(靈魂!)、少許香料(八角、桂皮、丁香等,通常用滷包袋裝)。
- 馬來黑派標配: 多種中藥材(當歸、黨參、玉竹、熟地、川芎、枸杞、桂圓、甘草等,組合各異)、黑醬油(調色)、常加香菇、豆卜(油豆腐)、有時加五花肉。
- 經典配料: 油條(吸飽湯汁超讚!)、白飯、切絲辣椒沾醬(醬油+蒜末+辣椒)、有時配青江菜或油菜。
Q:肉骨茶什麼人不能吃? 這問題超重要!前面講過肉骨茶禁忌,重點再提醒:
- 最不適合: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腎臟病、痛風急性期患者 → 絕對要忌口或嚴格限制(尤其湯!)。
- 需要謹慎:體質燥熱易上火者、孕婦(尤其初期)、胃潰瘍活動期、幼兒 → 選擇清淡版、減量食用,孕婦務必諮詢醫師。
- 健康成人也要注意: 控制頻率(一週1-2次),別狂喝湯(鈉!),搭配蔬菜平衡營養。自己煮時,少鹽少醬油是王道。
記得,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適量取捨,才能安心享受這道暖心美食!

欣悅的私房筆記:在家複製南洋味的小祕訣
- 選肉技巧: 一字排軟嫩易熬爛,適合新手;腩排帶筋帶肥,口感更豐富但需燉更久。務必新鮮!冷凍過的味道差很多。我現在都固定跟信任的肉攤老闆預留當天的溫體排骨。
- 蒜頭處理: 整顆洗淨拍裂就好,千萬別剝皮!蒜皮能防止蒜粒熬散,讓湯保持清澈,並帶獨特風味。這是我煮壞好幾次才領悟的教訓!
- 撈浮沫要勤快: 水滾下肉後的頭10分鐘,不斷冒出的灰色泡沫腥味重,務必用細網勺耐心撈乾淨,這是湯頭清澈不腥的關鍵。
- 慢火是王道: 無論白派黑派,大火滾開後務必轉最小火,保持湯面僅微微波動(所謂的”蝦眼水”)。火大則湯濁肉柴,前功盡棄。我喜歡用鑄鐵鍋或砂鍋,保溫效果好。
- 調味別心急: 鹽、醬油等調味劑最後15-20分鐘再加。過早加鹽會讓肉質收縮變硬;醬油久煮也會產生酸味。
- 藥材處理: 黑派藥材只需快速沖掉灰塵,切忌久泡!藥味會流失。裝袋前可稍微掰碎或剪斷(如當歸),更易出味。
- 升級吃法: 湯喝到剩一半,加入白飯煮成粥,撒點蔥花、胡椒粉,就是銷魂的肉骨茶粥!隔夜的肉骨茶(別放湯)加點醬油、糖炒過,變身超下飯的”肉骨茶排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