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節蟲全攻略:種類介紹、壽命解析、飼養技巧與價格指南!
那天在山林裡,一片看似普通的樹葉突然動了動 —— 湊近了才發現,那竟是隻葉䗛屬竹節蟲,它的翅脈、葉尖的 “枯斑” 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,身邊太多人對這類神奇生物一無所知:有人把它們當成 “害蟲” 避之不及,有人誤認它們只能活幾個月,還有人想飼養卻連基本的溫溼度要求都不清楚。
我見過新手因為用錯容器導致竹節蟲蛻皮失敗,也聽過有人因喂錯食物讓整盒若蟲夭折,更心疼那些因被誤解而遭丟棄的個體。竹節蟲明明是自然界最精妙的擬態藝術家,它們的孤雌生殖、隨環境變色的能力都充滿進化智慧,卻始終被蒙上一層神秘甚至負面的面紗。
所以我想系統地梳理這些知識:從 3500 多種類的形態差異,到 1 – 3 年壽命裡的生長密碼;從模擬自然生境的飼養細節,到不同種類的專屬食譜。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,它們不是可怕的蟲子,而是需要被瞭解的生命 —— 那些會裝死、會分泌防護液的自保行為,那些對特定樹葉的執著偏愛,都是千萬年進化的印記。
目錄

竹節蟲種類:隱身於自然的千變萬化
竹節蟲的生物分類與種類
竹節蟲屬於節肢動物門、昆蟲綱、竹節蟲目(Phasmatodea),是一類以高度擬態能力著稱的生物。截至2024年,全球已發現的竹節蟲種類超過3500種,分佈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。竹節蟲的種類繁多,從形態上可大致分為兩類:枝狀竹節蟲與葉狀竹節蟲。
- 枝狀竹節蟲:身體細長如竹枝,顏色多為褐色或灰色,完美模擬樹枝的形態。例如,巨棘竹節蟲體長可達64釐米,是現存最長的昆蟲之一。
- 葉狀竹節蟲:身體扁平如樹葉,顏色多為綠色或黃褐色,甚至能模擬葉脈的紋路。例如,葉䗛屬(Phyllium)的種類,其前翅擴展如葉片,後翅則隱藏於體下,難以辨識。
竹節蟲的擬態與保護色
竹節蟲的擬態能力堪稱自然界一絕。它們不僅能模擬樹枝或樹葉的形態,還能根據環境變化調整體色。例如,在乾燥的季節,竹節蟲的體色會變深以吸收更多熱量;而在潮濕的環境中,體色則會變淺以減少熱量吸收。此外,竹節蟲的足部結構特殊,能緊貼樹枝或葉片,進一步增強擬態效果。
竹節蟲的孤雌生殖與種類擴散
竹節蟲的生殖方式獨特,部分種類能進行孤雌生殖(未交配產卵)。這種生殖方式使得竹節蟲在缺乏雄性的環境中仍能繁衍後代,從而加速了種類的擴散。例如,幽靈竹節蟲(Extatosoma tiaratum)在野外常以孤雌生殖為主,這也使得其種群數量在適宜環境中迅速增長。

竹節蟲壽命:從數月到數年的生命週期
竹節蟲的壽命範圍
竹節蟲的壽命因種類與環境而異,一般為1至3年。在人工飼養環境下,若提供適宜的溫度、濕度與食物,竹節蟲的壽命可延長至3年左右。然而,在野外,竹節蟲的壽命常受到天敵、氣候變化與食物短缺的影響,平均壽命可能縮短至數月。
影響竹節蟲壽命的因素
- 溫度與濕度:竹節蟲對環境溫度與濕度極為敏感。最適宜的溫度範圍為20至25攝氏度,濕度為65%至75%。過高或過低的溫度與濕度均會影響竹節蟲的生長與壽命。
- 食物供應:竹節蟲以植物葉片為食,食物的充足與否直接關係到其健康與壽命。在食物短缺的環境中,竹節蟲的壽命會顯著縮短。
- 天敵威脅:竹節蟲的天敵包括鳥類、蜥蜴與蜘蛛等。在野外,竹節蟲常需依靠擬態與保護色躲避天敵,但這並不能完全保證其安全。
竹節蟲的生長階段與壽命關聯
竹節蟲的生長階段包括卵、若蟲與成蟲三個階段。卵的孵化時間因種類而異,一般為數周至數月。若蟲階段是竹節蟲生長最快的時期,也是最易受到天敵攻擊的階段。成蟲階段則是竹節蟲的繁殖期,其壽命受環境與食物供應的影響最大。

竹節蟲飼養:從環境到食物的全面指南
竹節蟲飼養的環境要求
竹節蟲飼養的核心在於模擬其自然生境。以下為關鍵環境要素:
- 容器選擇:需使用高且透氣的容器,高度至少為竹節蟲體長的兩倍,確保其安全蛻皮。網箱或整理盒為常見選擇,底部鋪設紙巾或腐殖土以維持濕度。
- 溫度與濕度控制:最適溫度範圍為20至25攝氏度,濕度需保持在65%至75%。夏季可通過空調或噴霧調節,冬季則需加熱墊維持溫度。
- 光照與通風:竹節蟲為夜行性昆蟲,避免強光直射。通風口需適量,過多會導致濕度流失,過少則易滋生霉菌。
竹節蟲飼養的食物選擇
竹節蟲以植物葉片為主食,食物的選擇直接關係到其健康與生存。以下為常見食物來源:
- 寄主植物:不同種類的竹節蟲對寄主植物有專一性。例如,葉䗛屬偏好櫻桃、玫瑰或黑莓的葉片,而枝狀竹節蟲則可接受橡樹、楓樹等樹葉。
- 替代食物:在缺乏寄主植物時,可嘗試薄切蘋果片、果醬或人工飼料。但需注意,長期餵食替代食物可能影響竹節蟲的營養均衡。
- 食物安全:採集的葉片需確認無農藥殘留。若無法確認,可先少量餵食試驗,確保無毒後再擴大餵食量。
竹節蟲飼養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
- 蛻皮失敗:竹節蟲蛻皮時需高濕度環境。若蛻皮失敗,可噴霧增加濕度,或輕輕幫助其脫離舊皮。
- 食物拒食:新孵化的若蟲可能拒食陌生葉片。可嘗試「調味法」(Coating Method),即在葉片上塗抹少量蜂蜜或果醬,誘導其進食。
- 疾病與寄生蟲:定期檢查竹節蟲體表,發現異常需立即隔離。可使用淺盤裝水與跳蟲(Springtails)清理食物殘渣,減少霉菌滋生。

竹節蟲吃什麼:從自然到人工的營養需求
竹節蟲的自然食性
竹節蟲為植食性昆蟲,主要取食灌木與喬木的葉片。不同種類的竹節蟲對寄主植物有專一性,例如:
- 葉䗛屬:偏好櫻桃、玫瑰或黑莓的葉片,其寬扁的身體與葉片形態高度契合。
- 枝狀竹節蟲:可接受橡樹、楓樹或懸鉤子的葉片,其細長的身體與樹枝形態相似。
竹節蟲的人工飼養食物
在人工飼養環境下,竹節蟲的食物選擇需盡量接近其自然食性。以下為常見人工食物:
- 新鮮葉片:優先選擇無農藥的葉片,如玫瑰、懸鉤子或橡樹葉。若無法採集,可購買有機葉片或自行種植。
- 替代食物:在缺乏新鮮葉片時,可嘗試薄切蘋果片、香蕉片或果醬。但需注意,長期餵食替代食物可能導致營養不良。
- 營養補充:可定期在葉片上噴灑少量維生素或鈣質溶液,確保竹節蟲獲得均衡營養。
竹節蟲的食量與餵食頻率
竹節蟲的食量極小,與同等重量的蝗蟲相比,其每日食物消耗不到前者的1/5。餵食頻率需根據竹節蟲的生長階段調整:
- 若蟲階段:每日餵食新鮮葉片,確保其快速生長。
- 成蟲階段:每2至3天餵食一次,避免食物過剩導致發霉。

竹節蟲價格:從市場到收藏的價值波動
竹節蟲的市場價格範圍
竹節蟲價格因種類、稀有度與市場需求而異。以下為常見價格範圍:
- 普通種類:如葉䗛屬或枝狀竹節蟲的幼蟲,價格約為50至200元新台幣。
- 稀有種類:如幽靈竹節蟲或帶有特殊花紋的變異種,價格可達數千元新台幣。
- 成蟲與卵:成蟲的價格通常高於幼蟲,而卵的價格則因種類而異,一般為數十元至數百元新台幣。
影響竹節蟲價格的因素
- 種類稀有度:稀有種類的竹節蟲因數量有限,價格通常較高。
- 市場需求:在寵物市場中,受歡迎的種類價格會上漲。
- 飼養難度:飼養難度高的種類因飼養者少,價格也會相應提高。
竹節蟲的收藏與投資價值
竹節蟲的收藏價值不僅在於其生物學特性,還在於其文化與藝術價值。例如,葉䗛屬的種類因其葉片形態的完美擬態,常被作為生物藝術品收藏。此外,部分稀有種類的竹節蟲因數量稀少,具有投資潛力。

竹節蟲的Q&A:常見問題解答
竹節蟲會脫皮嗎?
會。竹節蟲為不完全變態昆蟲,從若蟲到成蟲需經歷多次蛻皮。蛻皮時,竹節蟲會停止進食,身體軟化並脫離舊皮。蛻皮後,其體色會變淺,數小時後逐漸恢復。
竹節蟲是害蟲嗎?
部分竹節蟲種類被認定為農林害蟲。例如,在中國南方部分林區,竹節蟲常大批發生,食害尤加利樹葉或櫟類樹木,導致林木大量落葉甚至死亡。然而,在人工飼養環境下,竹節蟲通常不會造成危害。
竹節蟲可以活多久?
竹節蟲的壽命因種類與環境而異,一般為1至3年。在人工飼養環境下,若提供適宜的溫度、濕度與食物,竹節蟲的壽命可延長至3年左右。然而,在野外,竹節蟲的壽命常受到天敵、氣候變化與食物短缺的影響,平均壽命可能縮短至數月。
竹節蟲怎麼保護自己?
竹節蟲的保護機制主要包括擬態與保護色。它們能模擬樹枝或樹葉的形態與顏色,使天敵難以辨識。此外,部分竹節蟲在受到威脅時會裝死或分泌有毒化學物質,進一步增強保護效果。
竹節蟲作為一類獨特的生物,其種類的豐富性、壽命的變化性、飼養的趣味性、食物的專一性與價格的波動性,均為其增添了無窮的魅力。從自然界的擬態大師到人工飼養的寵物新星,竹節蟲正逐漸走入更多人的生活。未來,隨著飼養技術的進步與市場需求的擴大,竹節蟲的價值將進一步被挖掘,成為生物學研究與寵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