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潭老街美食:在地老饕必吃清單與必買推薦


呼!終於又踏上碧潭這塊寶地了。老實說,身為一個在新北市混了十幾年的吃貨,碧潭老街美食真的是我心中一塊無可取代的拼圖。這裡啊,不只是風景美得讓人心醉(尤其夕陽西下在吊橋上看金色水面,絕了),重點是那些藏在巷弄轉角、飄香幾十年的古早味,才是真正勾住我味蕾的魔法。每次來,都像是進行一次味覺的尋寶之旅,碧潭老街美食的魅力,真的不是蓋的!今天,就讓我這個老饕帶路,把我壓箱底的碧潭老街美食口袋名單,還有怎麼玩最順的經驗,通通不藏私分享給你!

交通&停車場:輕鬆抵達美食戰場的關鍵

要去征服碧潭老街美食,首先得解決”怎麼去”跟”車停哪”這兩大難題。我自己最常用的方式,就是搭臺北捷運。綠線坐到終點站「新店站」,從出口出來,根本不用導航,跟著那股食物香氣和人群走,過個馬路就到吊橋頭了,超方便!開車族也不用擔心找不到位置,附近有好幾個停車場可以選擇:

  • 碧潭風景區東岸停車場: 離老街入口很近,位置算多,但假日一位難求是常態(相信我,週末早上10點後到,基本不用想了)。
  • 新店區公所地下停車場: 稍微走幾步路(大概5-7分鐘),車位比較多,收費也合理,是我開車來的首選。
  • 捷運新店站停車場: 停好車直接搭電梯上捷運站,過馬路就到,也很方便,車位狀況跟東岸差不多緊俏。
  • 路邊停車格: 新店路、環河路一帶有些路邊格,但數量少得可憐,而且假日幾乎全滿,除非你超級早到(比如8點前),否則別抱太大期望。

我的真心話: 真的真的,強烈建議假日搭捷運來!省去找車位的時間跟火氣,才能把寶貴的時間跟胃容量,全部留給我們的碧潭老街美食啊!尤其帶全家老小出遊的,搭捷運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。開車的話,務必早!早!早!或者乾脆下午4點後再來碰運氣,順便看夜景吃晚餐。


碧潭老街美食推薦:在地老饕的必吃清單(附營業時間&價位)

好啦,解決完交通問題,終於要進入重頭戲——開吃!這裡的碧潭老街美食選擇多到眼花撩亂,但有些店,沒吃過真的等於白來。讓我一道道說給你聽:

碧潭渡船頭阿公炸物

介紹: 這家店!絕對是碧潭的老字號扛壩子!就在渡船頭旁邊,那個排隊人潮就是最好的招牌。阿公(現在應該是兒子接班了)幾十年如一日,油鍋沒停過。招牌是芋丸跟菜頭粿(蘿蔔糕),芋丸外皮炸得金黃酥脆,咬下去是超級綿密、香氣十足的芋泥內餡,紮實又不會過甜;菜頭粿則是外酥內軟,米香混合蘿蔔的清甜,沾上他們家特調的蒜蓉醬油膏,絕配!每次經過聞到那個油炸香,意志力瞬間歸零。

營業時間: 早上10:00 – 傍晚18:30左右(賣完就收,假日通常比較早收)。

價格區間: 芋丸 NT$25 /顆;菜頭粿 NT$35 /份。銅板價就能滿足,超級親民!(價格實惠!)

老街無名豆腐花

介紹: 別小看這個小小的攤位,就在老街中段,沒有招牌,但永遠有人在排隊。賣的就是古早味豆腐花(豆花)。秘訣在於用非基改黃豆,加上碧潭當地的好水,每天現做。豆花質地超級柔嫩,像絲綢一樣滑進喉嚨,豆香純粹濃郁。糖水是傳統的黃砂糖熬煮,甜而不膩。夏天來一碗冰的,透心涼;冬天來碗熱的,暖心暖胃。我個人最愛加軟Q的粉圓或綿密的花生。

營業時間: 大約上午11:00 – 晚上19:00(天氣不好或賣完可能提早收)。

價格區間: 原味豆花 NT$40;加一種料(粉圓、花生、綠豆、紅豆等) NT$45;加兩種料 NT$50。純樸的好味道,值得!

阿嬤の手工麻糬

介紹: 這家在小巷子裡的手工麻糬店,是我偶然發現的寶藏!阿嬤年紀很大了,但依然堅持每天手工捶打糯米糰。麻糬皮超級Q彈軟糯,完全不粘牙。內餡給得超大方,經典花生粉糖香濃不膩,芝麻餡磨得細,香氣超足。還有季節限定的紅豆或芋頭餡也不錯。吃的時候要小心,內餡會爆出來!老實說,比我之前在花蓮買的某些名店更合我口味(不會甜到齁)。

營業時間: 下午13:00 – 傍晚18:30(通常五六日才開,有時阿嬤身體不適會休息,隨緣)。

價格區間: 綜合口味(花生/芝麻)一盒6顆 NT$100;單一口味一盒 NT$90。手工的誠意,這個價格很可以。(限量手作!)

黑豚屋炭烤香腸

介紹: 在老街入口附近,遠遠就能聞到炭烤的香氣!他們家標榜使用臺灣本土的黑毛豬肉製作香腸,肉質紮實有彈性,肥瘦比例剛剛好,不會死鹹。用炭火慢烤逼出油脂,外皮帶著誘人的焦脆感,咬下去肉汁會在嘴裡爆發,配上蒜片一起吃,罪惡但超級滿足!我個人覺得比很多觀光夜市的香腸好吃太多了。唯一缺點:假日排隊要有點耐心。

營業時間: 中午12:00 – 晚上20:00。

價格區間: 原味黑豚香腸 NT$45 /條;蒜味或其他特殊口味 NT$50 /條。真材實料,值得一試。

碧潭老街美食戰鬥力比較表 (個人觀點!)

美食型別 店家名稱 招牌必點 個人評分 (5⭐滿分) 適合情境 備註
經典炸物 渡船頭阿公炸物 芋丸、菜頭粿 ⭐⭐⭐⭐ 邊走邊吃、墊胃首選 份量實在,排隊名店,趁熱吃!
清爽甜品 老街無名豆腐花 傳統豆花 ⭐⭐⭐⭐⭐ 解膩、夏日消暑、飯後甜點 豆香純粹,口感滑順,古早味代表!
Q彈點心 阿嬤の手工麻糬 花生/芝麻麻糬 ⭐⭐⭐⭐☆ (4.5) 伴手禮、下午茶小點 手工製作限量,皮Q餡多,注意營業時間!
肉食滿足 黑豚屋炭烤香腸 原味黑豚香腸 ⭐⭐⭐⭐ 補充蛋白質、香腸愛好者必嘗 炭烤香氣足,肉汁飽滿,假日排隊較長!
特色飲品 (自填) 老街古早味紅茶 檸檬愛玉/紅茶 ⭐⭐⭐☆ (3.5) 解渴、搭配炸物 口味偏甜傳統,懷舊風味!(個人覺得略甜)

我的小抱怨與秘訣:

  • 那家網路上超紅的”XX奶茶”,我慕名去買過,標榜手炒黑糖…結果甜到鎖喉!珍珠也沒特別Q,一杯還不便宜。不懂為什麼排隊排那麼長?真心不推,把錢省下來吃阿公的芋丸比較實在!
  • 假日人真的爆炸多!想吃渡船頭阿公或黑豚屋,強烈建議早上11點前或下午4點後再來,避開最恐怖的午餐人潮。不然排個30-40分鐘是基本款,排到後來胃口都沒了。無名豆花下午去常常會碰到想吃的口味賣完,早點去卡安心。
  • 很多小吃攤只收現金!務必帶足零錢,別像我上次一樣,看到想吃的麻糬結果掏不出百元鈔找開,只能含淚跟阿嬤說下次再來…

碧潭必買推薦:帶回家的好滋味

吃飽喝足,總要帶點伴手禮回家,延續碧潭的美好回憶。哪些是真正值得買的碧潭老街美食延伸品呢?

必買原因:碧潭香魚酥

必買原因: 新店溪過去盛產香魚,”碧潭香魚”曾是此地一大特色。雖然現在野生的少了,但將香魚做成香酥可口的小魚酥,就成了極具地方代表的伴手禮。酥脆可口,鹹香適中,富含鈣質,當零食或下酒菜都超讚!

推薦商店: 老街上有好幾家賣,我比較常買的是「新店名產 碧潭香魚酥」這家店(靠近老街中後段)。他們家的魚酥炸得比較乾爽,調味也不會過重或油膩,吃起來比較沒負擔。也有小包裝,方便嚐鮮或送人。

價格: 小包(約100g) NT$120;中包 NT$200;大禮盒 NT$350左右。買多通常有小優惠。

必買原因:手工黑糖薑母茶磚

必買原因: 新店山區也產好姜。用本地老薑加上純正黑糖熬煮凝固成茶磚,真材實料。冬天泡上一杯,姜的辛辣溫暖驅寒,黑糖溫潤補氣,手腳冰冷的女孩子必備!平時保養喝也很合適。比起市售的沖泡包,這種茶磚味道更香濃純正。

推薦商店:碧潭茶棧」有賣手工製作的薑母茶磚,我買過幾次,姜味夠辣但不嗆口,黑糖甜度剛好,不會死甜。可以看到一塊塊茶磚,真材實料看得見。

價格: 單塊茶磚(約可泡8-10杯) NT$150;三塊裝禮盒 NT$420。送長輩或女性朋友很貼心。

必買原因:古法釀造醬油/醬料

必買原因: 老街上有家小小的「和興醬油鋪」(不太好找,在老建築裡),堅持用古法、長時間釀造豆麥醬油和各式醬料(像辣椒醬、豆豉等)。味道跟一般超市買的化學合成醬油天差地遠!甘醇不死鹹,帶天然豆香,層次豐富。煮菜加一點,整個風味都提升了。

推薦商店: 和興醬油鋪(請留意,有時店休不定,建議下午去機會大點)。

價格: 壺底醬油(小瓶)約 NT$250;蔭油膏 NT$180;特色辣椒醬 NT$150。價格較高,但味道值得!

我的採購心得:

  • 香魚酥記得看清楚成分跟儲存期限,有些小店賣的太鹹或太油,或是放太久有油耗味。我推薦的那家品質比較穩定。
  • 薑母茶磚要選顏色深褐、聞起來姜味濃郁撲鼻的。有些顏色太淺的,可能是姜放太少或黑糖比例不對。
  • 醬油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。和興的古早醬油雖然貴,但只要用過一次,就回不去那種化學醬油的味道了。小瓶裝買來試試看,煮個滷肉飯就知道差別!

碧潭美食之旅注意事項:玩得盡興不踩雷

蒐集碧潭老街美食是件快樂的事,但有些小細節注意一下,旅程會更順暢愉快:

  • 錢錢錢!現金為王: 再強調一次!碧潭老街尤其是小吃攤、傳統小鋪,超過八成只收現金!提款機在老街外圍才有(比如捷運站或便利商店),記得多帶點鈔票和零錢在身上,別讓美食當前卻只能乾瞪眼。
  • 最佳美味時段: 想悠閒品嚐美食?強烈避開週末及假日的上午11點到下午3點!這段時間人潮只能用”恐怖”形容,走路都困難,更別說排隊。建議平日前往最舒服。若只能假日來,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後是相對好的選擇,人潮稍退,排隊時間短,舒服很多。吃完正好欣賞夕陽或夜景。
  • 環保意識不可少: 很多小吃是用紙袋、紙碗裝,邊走邊吃很方便,但垃圾桶在老街上設定得不算密集。請大家自備一個小塑膠袋裝垃圾,看到垃圾桶再丟,或是帶回捷運站丟,共同維護碧潭美麗的環境。看到地上有垃圾順手撿一下,功德無量!
  • 穿著舒適好走: 碧潭老街雖然不長,但要吃遍美食、走走逛逛,甚至走上吊橋看風景,或者沿著河濱步道散步消食,都需要走不少路。務必穿一雙舒適、好走的鞋子!高跟鞋、新鞋磨腳的就別考慮了,折磨自己而已。
  • 保持耐心與禮貌: 知名的碧潭老街美食攤子,排隊是常態。看到長長的隊伍別急著翻白眼(我自己偶爾也會啦…),請理解店家可能人手有限,堅持現做確保品質。多點耐心,排隊時也可以看看風景、規劃下一攤吃什麼。對店家和其他排隊的遊客保持禮貌,好心情會讓食物更美味!
  • 留意店家公休日: 有些寶藏店鋪(特別是像手工麻糬阿嬤、醬油鋪這種個人經營的),公休日不一定固定在週一或週二。建議出發前稍微查一下(雖然有時查不到),或是抱持隨緣的心態。有時撲空了,反而會發現新的驚喜小店?

碧潭老街美食 Q&A:你的疑問,我來解答!

Q1:去碧潭老街除了搭捷運,還有其他方便的交通方式嗎?

A: 當然有!除了捷運(新店站),也可以搭公車。很多路線會到「碧潭」或「捷運新店站」站牌,很方便。開車的話,重點就是”要早到搶車位”,不然就是考慮停遠一點的停車場(如文中提到的區公所地下停車場)再走過來。假日真的真的首推捷運,省時省力!

Q2:能不能推薦一家適合坐下來慢慢吃、有景觀的餐廳?不只吃小吃那種。

A: 想吃正餐看風景,碧潭西岸(過了吊橋那邊)有不少景觀餐廳!像”水岸餐廳”或”碧亭”都不錯,主打合菜或簡餐咖啡,坐在戶外區可以直接欣賞碧潭山水和吊橋風光。價格會比老街小吃高不少,但買的是view和休息的空間。想悠閒吃頓飯看風景,這裡是不錯的選擇。

Q3:安排半天時間逛碧潭老街和吃美食,夠嗎?

A: 嗯…如果聚焦在逛老街吃小吃、走走吊橋拍拍照,半天(大約3-4小時)確實足夠。但如果你想更悠閒一點,沿著河濱步道散散步、踩踩天鵝船,或者在西岸餐廳坐下來用餐看風景,甚至去爬個小獅子山(登山口在附近),那就強烈建議安排一整天的時間,才能真正放鬆享受碧潭的山水與碧潭老街美食的慢活步調。純粹趕場吃小吃,半天ok;想沉浸體驗,請預留充足時間!


老實說,每次踏進碧潭老街,心裡總是充滿期待。這裡不只空氣清新、風景如畫,更重要的是那些承載著時光與在地人情味的碧潭老街美食。從阿公油鍋裡剛撈起的金黃芋丸香氣,到阿嬤手工捶打的Q彈麻糬,每一口都是最實在的臺灣味。雖然難免會遇到人擠人、排隊排到腳痠的時候,但當美食入口的瞬間,那份滿足感總能輕易撫平所有煩躁。也許你會好奇,碧潭老街美食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一訪再訪?拋開網路上的浮誇濾鏡,親自來走一趟吧!用你的味蕾去丈量,用心去感受那份在都市邊緣留存下來的慢活滋味。相信我,那些看似平凡的小吃裡,藏著最能打動人的日常幸福。下一次,你會想先嚐哪一道呢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