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料理:古早味紅燒肉、蒜泥白肉、法式燉牛肉與肉食問答分享


身為一個血液裡彷彿流淌著醬油與油脂的美食痴迷者,說真的,我這輩子大概跟清淡無緣。走進廚房,聞到肉料理在鍋中噼啪作響、香氣四溢,那種幸福感,絕對不是幾盤青菜可以替代的。記得小時候,最期待的就是外婆那鍋慢火燉煮、閃著琥珀光澤的紅燒肉,筷子一戳就開,肥肉入口即化,瘦肉鬆軟不柴——那滋味,是刻在靈魂裡的鄉愁,也是我踏上鑽研肉料理這條「不歸路」的起點!這些年,鍋鏟沒少揮,廚房也幾度硝煙瀰漫(燒焦味那種),總算累積了幾道壓箱寶,今天就來分享三位讓我餐桌增色、朋友們讚不絕口的肉料理好夥伴。

經典臺味:外婆的秘傳古早味紅燒肉

這道菜,根本就是我家的「傳家寶」。外婆的手藝,媽媽繼承後又傳給了我。每次煮這鍋肉料理,滿屋子飄散的醬油焦糖香氣,總能瞬間把家人召喚到廚房流口水。說穿了步驟不複雜,但關鍵就是耐心和對火候的直覺。

食材:

得準備這些好料:

食材 份量 選購要點 特別備註
帶皮五花肉 約 600 公克 層次分明,肥瘦相間(俗稱三層肉)為佳,新鮮有彈性 絕對不能去皮!膠質精華所在
醬油 120 ml (約 8 大匙) 傳統蔭油或壺底醬油風味最醇厚 我用西螺某老牌,甘醇不死鹹 👍
冰糖 40-50 公克 大塊黃冰糖風味溫潤 白砂糖也行,但香氣稍遜
青蔥 3-4 根 拍扁打結 增加香氣層次
老薑 1 小塊 (約拇指大) 洗淨拍裂 去腥增香關鍵
米酒 100 ml 純米釀造 不加水的話,米酒量可略增
八角 1-2 顆 香料不用多,提味就好
白胡椒粉 少許 一點點提鮮
食用油 1 小匙 用來炒糖色

做法:

  1. 處理五花肉:整塊五花肉皮朝下,放入乾鍋(不放油哦!)用中小火煎。為什麼?這樣能把豬皮多餘的油脂逼出來,煎到表皮金黃微脆,吃起來才不會膩口軟爛。煎好後取出,沖掉表面油渣,切成適口大小方塊(約3-4公分)。說真的,太大塊難入味,太小塊容易縮得乾巴巴,這個尺寸我覺得剛剛好。
  2. 炒糖色:這步驟最容易失敗!鍋子洗淨擦乾,放那一小匙油和冰糖(敲黑板!用小火!!)。耐心等糖融化,開始起泡變琥珀色時,動作要快!把肉塊倒進去快速翻炒,讓每塊肉都均勻裹上糖色。重點是:糖千萬不能炒過頭變焦黑,會苦!我有次顧著回訊息,結果整鍋報銷,超心痛…
  3. 爆香料:肉塊炒勻糖色後,把蔥結、拍裂的老薑、八角一起丟進去,炒出香味。
  4. 下調味燉煮:沿鍋邊嗆入米酒,煮一下讓酒精揮發(不喜歡酒味重的這步很重要)。接著倒入醬油,翻炒均勻讓肉上色。這時候香氣已經爆炸了!加入熱水(切記是熱水!冷水會讓肉縮緊變柴),水量要幾乎淹過肉塊。撒點白胡椒粉。
  5. 慢火淬鍊:大火煮滾後,立刻轉到最小的火(爐心火那種),蓋上鍋蓋,讓它溫柔地咕嘟咕嘟至少1.5小時。中間記得去關心它一下,輕輕翻動避免黏鍋,如果水變太少可以加點熱水補充。時間是美味的魔術師,耐心等待絕對值得!用筷子能輕鬆戳透瘦肉就差不多了。
  6. 收汁亮澤:最後開中大火收汁,這時要不斷翻炒,讓濃稠的醬汁巴附在每一塊閃閃發亮的五花肉上。收到你喜歡的濃稠度,就能起鍋!醬汁拌飯是靈魂,千萬別收太乾!
這鍋紅燒肉,隔餐加熱更入味!油脂融入醬汁,拌著熱騰騰的白飯,罪惡卻無法抗拒。為什麼總是覺得外面的紅燒肉少一味?我猜,除了時間成本,還少了那份「家」的記憶溫度吧!

夏日救星:清爽不膩的蒜泥白肉

天氣熱到胃口盡失時,這道蒜泥白肉就是我的救命稻草!別被名字騙了以為很簡單,肉片的嫩度和醬汁的平衡才是關鍵。這道肉料理看似樸實無華,卻是宴客冷盤常勝軍。

食材:

準備這些清爽的:

食材 份量 選購要點/處理方式 特別備註
豬二層肉 約 400 公克 或稱”離緣肉”、”松阪豬頸肉”,油脂分佈如雪花 口感脆嫩不柴的關鍵!市場攤位請老闆留一塊
青蔥 2 根 切段 煮肉用
老薑 幾片 拍裂 煮肉去腥
米酒 2 大匙 煮肉用
冷水 足夠覆蓋肉塊 煮肉用
冰塊+冷開水 一大盆 急速降溫必備!
醬汁靈魂:
蒜頭 6-8 瓣 磨成細泥或搗成泥 蒜味要足才夠勁
醬油膏 3 大匙 選甘醇不死鹹的 基底鹹香
烏醋 1.5 大匙 提酸香,解膩
細砂糖 1 小匙 平衡味道
香油 1 大匙 增香潤口
辣油 (可選) 隨喜好 或新鮮辣椒切末 增添風味層次
香菜末 適量 裝飾提味

做法:

  1. 煮肉關鍵:低溫慢泡:整塊豬二層肉洗淨。取一深鍋,放入冷水(水量要足夠完全蓋過肉)、蔥段、薑片、米酒。重點來了:肉要從冷水開始煮!中火,慢慢加熱,直到水快要滾但還沒大滾(約攝氏85-90度,鍋邊冒小泡泡時),立刻轉成最最小的火,或是直接關火蓋上鍋蓋,讓肉在熱水中浸泡燜熟35-40分鐘。用筷子戳最厚的地方,沒有血水流出就熟了。為什麼不直接滾水煮?滾水會讓肉質瞬間收縮變老變柴啊!(這招煮雞胸肉也超好用)
  2. 冰鎮緊縮肉質:肉塊一熟,馬上撈起來放進準備好的冰塊+冷開水浴缸裡!急速降溫能讓肉質瞬間收縮,變得緊緻有彈性,切起來不易散,吃起來更脆口。這步是爽口不膩的秘訣,千萬不能省!冰鎮到肉塊完全冷卻。
  3. 薄切是藝術:把冰鎮好的肉塊擦乾表面水分。拿出你最利的刀(鈍刀切這肉簡直是災難),盡你所能地切薄片!逆著紋路切,口感會更好。要求完美主義上身時,我會冷凍肉塊約30分鐘(微硬未全凍狀態),更好下刀切出透光薄片。
  4. 調製黃金比例醬汁:在等待肉冷卻的時間調醬。蒜泥是靈魂,一定要夠細夠多(怕蒜味可減量)。把醬油膏、烏醋、細砂糖、香油(和辣油/辣椒末)通通放進小碗,攪拌均勻直到糖溶解。嚐嚐味道,根據你手邊醬油膏的鹹度調整,喜歡甜一點就加點糖,喜歡酸一點就加點醋。我喜歡加一小撮白芝麻增香。
  5. 盛盤淋醬:把晶瑩剔透的肉片一片片排好在盤中(稍微疊一下比較好看)。均勻淋上那香氣撲鼻的蒜泥醬汁,最後豪邁地撒上一大把香菜末!完成!
一口咬下,脆嫩的肉片裹著鹹香帶酸甜微辣的蒜泥醬汁,油脂的豐腴被醬汁完美平衡,清爽開胃到筷子停不下來!這就是屬於夏日的極致肉料理享受。有朋友說肉太肥?嘿,二層肉油脂比例其實剛好,瘦中帶肥才不柴,況且,怕什麼?美食當前,熱量先放一邊啦!

溫暖療癒:法式家常紅酒燉牛肉

冬天濕冷,或是心情需要被撫慰時,一鍋香氣濃鬱、肉質軟爛的紅酒燉牛肉,絕對是心靈雞湯(肉湯?)的首選。這道源自法國的肉料理,看似繁複,其實步驟明確,最需要的就是時間的醞釀。在家輕鬆複製高階餐廳的味道?絕對沒問題。

食材:

準備這些溫暖的靈魂:

食材 份量 選購要點/處理方式 特別備註
牛肋條 約 800 公克 – 1 公斤 或牛腱心、牛臉頰肉,帶點筋油更佳 切大塊!燉煮會縮小
乾紅葡萄酒 1 瓶 (750ml) 選平價、果味濃鬱款即可 (如梅洛、卡本內蘇維翁) 不用貴的!
洋蔥 2 大顆 切大塊 蔬菜基底甜味來源
紅蘿蔔 2 根 去皮切滾刀塊
西洋芹 2 根 切大段
新鮮蕃茄 2-3 顆 (或蕃茄糊 2大匙) 切塊 或 罐頭整顆蕃茄 (含汁) 增加自然酸度與鮮味
大蒜 4-5 瓣 拍扁去皮
月桂葉 2-3 片 經典香料
新鮮百里香 一小把 (或乾燥1小匙) 增加香草風味
高湯 適量 (雞或牛皆可) 或用水替代
麵粉 2-3 大匙 用來裹肉上色
橄欖油 適量 煎炒用
適量 最後調味用
黑胡椒 適量 現磨風味佳
培根 (可選) 100 公克 切丁 增加煙燻鹹香層次

做法:

  1. 前置作業:醃肉?免! 牛肋條切大塊(約5-6公分),用廚房紙巾徹底拍乾表面水分(濕肉煎不焦!)。均勻撒上鹽和黑胡椒。不需要醃過夜,直接下鍋效果就很好。
  2. 煎香肉塊:鑄鐵鍋或厚底深鍋燒熱,倒入稍多的橄欖油(也可以用培根丁先煸出油,撈起培根丁備用)。油熱後(看到微微冒煙),分批放入牛肉塊(別貪心塞滿鍋! 會出水變蒸肉),耐心煎至每一面都呈現金黃焦褐色梅納反應!鮮味來源!)。煎好的肉塊先取出備用。這步驟要有點耐心,但絕對值得!
  3. 炒香蔬菜:同鍋(不用洗,精華都在鍋底),補點油如果鍋底太乾,放入洋蔥塊、紅蘿蔔塊、西洋芹段,中火拌炒約10分鐘,直到洋蔥變軟變透明。加入大蒜、月桂葉、百里香(如果用培根丁,這時加回)一起炒香。
  4. 酒香四溢:倒入整瓶紅酒!對,你沒看錯,整瓶!用鍋鏟把鍋底焦香的精華(fond)颳起來溶解在紅酒裡。這是風味的精髓!把先前煎好的牛肉塊放回鍋中。
  5. 燉煮時光:加入蕃茄塊(或蕃茄糊)和足夠的高湯或熱水,確保液體完全淹沒所有食材。大火煮滾後,立刻蓋上鍋蓋轉到最小的火,或是放入預熱好的烤箱(攝氏150度)慢燉。時間魔法開始:至少需要2.5 – 3小時!中間檢查一下,如果水太少可以加點熱水補充。燉到牛肉用叉子可以輕易分開,軟爛但不散架的程度。
  6. 濃縮精華:牛肉軟爛後,開蓋轉中火收汁,讓湯汁變得濃稠。這時試試味道,用鹽和黑胡椒做最後調整。如果喜歡更濃稠,可以將一小塊奶油和麵粉揉勻(beurre manié),一點點加入湯汁中攪拌融化增稠(傳統法),或直接濾出一些湯汁用果汁機打碎蔬菜再倒回鍋中(懶人法,我很常用)。
燉煮時滿屋的酒香肉香,就是最棒的期待。完成的燉牛肉,肉質鬆軟,筋膜化為膠質,濃鬱的湯汁融合了紅酒的醇厚、蔬菜的甜味和香料的層次,拌著馬鈴薯泥或沾著麵包吃,瞬間暖到心坎裡。這鍋肉料理,真的是時間醞釀出的奢華享受!有次貪快用壓力鍋,肉是軟了,但風味層次就是差那麼一點…慢燉,才是王道。

Q & A:肉食同好會

問:做紅燒肉一定要用五花肉嗎?其他部位可以嗎?
答: 經典紅燒肉當然首選帶皮五花肉(三層肉)!肥瘦相間的層次和豬皮膠質,是醬汁濃稠、口感軟糯的關鍵。如果不敢吃太肥,可以選胛心肉(梅花肉),但瘦肉比例高,燉煮時間要更長、更小心火候(小火慢燉是唯一解),以免變柴。後腿肉或里肌肉油脂太少,不太適合做這道肉料理,容易乾柴。所以說,追求完美口感,五花肉還是不可替代的王者!
問:蒜泥白肉剩下的醬汁還有用嗎?感覺好浪費!
答: 千萬別丟!那個蒜泥醬汁簡直是萬能沾醬!我超愛拿來:

• 拌燙青菜(地瓜葉、大陸妹絕配!)
• 沾水餃、鍋貼、餛飩(比醬油膏辣椒更夠味)
• 淋在涼拌豆腐(板豆腐、嫩豆腐都行)上
• 甚至當成蒸魚的淋醬(蒸好後淋上再灑點蔥花辣椒)

放在密封罐冷藏可以放個2-3天,超級實用,一點也不浪費!這也是這道肉料理附帶的bonus!

問:紅酒燉牛肉可以不加紅酒嗎?小孩要吃或沒有紅酒怎麼辦?
答: 呃…不加紅酒,那就不叫紅酒燉牛肉啦!紅酒帶來獨特的果香、酸度和深度,很難完全替代。如果真的很需要無酒精版本,可以試試:

替代液體: 用更多高湯(牛高湯尤佳)+ 1-2大匙巴薩米克醋(增加複雜酸度)+ 1大匙無籽葡萄果醬(增添果味與甜度)。但風味絕對不同。
提前烹煮: 如果用紅酒,可以一開始就將紅酒與其他液體一同煮沸10-15分鐘,讓酒精徹底揮發只剩風味,這樣小孩也可以吃。只是最終成品的酒香會淡很多。

老實說,少了紅酒,這道肉料理的靈魂就少了很大一塊。家裡常備一瓶平價烹飪紅酒,絕對是值得的投資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